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乐鱼app成为大巴黎赞助商 > 新闻动态 >

1962年中国将长白山一半分给朝鲜,惹众人不满,是亏了还是赚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7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1962年的时候,咱们中国和朝鲜两国达成了一个关于边境的协议,说好了把长白山的一部分地界划分给朝鲜那边。

这事儿一闹大,国内的老百姓都沸腾了,长白山那可是咱们东北的心头肉啊,怎么能轻易地就拱手让人呢?

不少人感觉吃了大亏,心里头直犯嘀咕,疼得要命。

但这里面的故事复杂着呢,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,外交上的较量,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考虑。

【长白山分割的背景】

长白山坐落在东北的吉林和辽宁两地交界处,延伸了好几百里地。它的最高峰有2691米高,而那天池就位于山顶,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,美得让人惊叹。

这个地方风景真的很美,而且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

满族有个老说法,说长白山是他们老祖宗开始的地方。到了清朝那会儿,皇上们觉得这儿特神圣,就像龙起身的宝地一样,所以就把山给封了起来,还定期祭拜,照顾得可周到了。

对咱们中国人而言,长白山就像是心里的那份情感依靠,谁都不想看到它缺一角。

朝鲜那边也对长白山很感兴趣,特别是天池以及南边的山脚那一带。

大家讲,长白山对他们来说,就像是民族灵魂的标志。想当年,金日成年轻的时候,在这里跟日军周旋,打游击战。

以前高丽和辽金在这片土地上争来抢去,搞得他们也都觉得自己是这里的一部分。

1962年那时候,咱们国家过得挺艰难的。刚挺过那三年的苦日子,好多人还吃不饱饭,经济也是一落千丈。

外面情况更糟糕,北边苏联跟我们闹翻了,中苏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。边境线上,苏联那边集结了上百万大军,瞪大眼睛盯着我们,形势十分紧张。

往东边看,美国在韩国和日本放了好多军队,隔着大海跟咱们对视着呢。

南边印度还是不安分,1962年10月时,他们又在中印边境挑起了战事。咱们国家那时候就像被四面围起来一样,处境挺艰难的。

朝鲜虽说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伙伴,但那时候似乎有点自负起来了。

金日成和苏联关系挺好,中苏关系破裂后,他的立场就变得模糊了。我们国家有点担忧,要是朝鲜真跟苏联穿一条裤子,那东北边境可就完全暴露在人家眼皮底下了,想想都让人后怕。

朝鲜心里有本账,首先,长白山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,是他们民族认同的关键。金日成是从游击战中一步步走过来的,他总爱把长白山说成是“革命的摇篮”。如果能掌控这块地方,无疑会给他在政治上增添不少光彩。

从地理位置上看,长白山南边紧挨着朝鲜,那边的地形对他们来说挺有优势。如果能占领那一带,就相当于多了块缓冲地带。

第三,那时候中国和苏联关系破裂,朝鲜就想趁机占点便宜。有了苏联在背后支持,他们的底气也足了。

咱们翻看清朝的老底子资料,发现长白山一直以来都是咱们的地盘,那时候的清政府还特意树了界碑来标明。但朝鲜那边不买账,硬是说在历史上他们也有份。两边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不下,到最后,没办法,只能坐到一起来商量解决。

【条约怎么谈下来的?】

1961年的时候,朝鲜明确跟我们说,他们想要长白山的南边那块地方,还有天池,觉得那应该是他们的。

我们国家一开始没答应,因为这地界儿本来就是咱们的。但朝鲜那边态度很坚决,金日成自己都出面了,列出一大堆说辞,还一直强调中朝之间的深厚友谊。

,觉得硬碰硬可能会把两边关系弄得很僵,所以决定还是先谈谈看,走一步算一步。

谈判从1961年一直拖到1962年,两边的人不断交涉,争论得非常激烈。

朝鲜方面不甘心,他们拿出了高丽史作为证据,强调说这块地方很久以前就有朝鲜人生活。双方都有自己的说法,谁也不愿意退步。

这时候,周总理挺身而出。他外交经验丰富,明白这事儿不光要考虑历史因素,还得瞅瞅现在的形势咋样。

那时候,咱们国家周围都是敌人,跟朝鲜关系搞僵,那绝对是下策。要是朝鲜跟苏联站一边,咱们东北的边界可就岌岌可危了。

周总理仔细研究了地图和情报后,最后做出了决定:不能全部都给,但可以稍微让步。他想了个中间办法,就是长白山咱们分一半,天池则由两家共同管理。

这个计划听起来挺轻松的,但实际上我们可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这个平衡点。它既保证了我们国家一半领土的安全,又给了朝鲜足够的尊重,同时还能让两边的关系稳稳当当的。

1962年10月12号那天,《中国和朝鲜边界条约》正式被确认签字了。

协议中规定,以长白山的天池作为分界线,天池以北的部分属于我们国家,天池以南则归朝鲜所有,而天池的水域是两国共同使用的。

仔细算算,咱们国家把长白山大概54%的地方,也就是好几百平方公里,都让出去了。

【得失咋算?】

长白山被划走了一半,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地盘没了,好几百平方公里呢,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
天池这块地方,虽然大家都有份管,可南边那块儿归了朝鲜。咱们国家的游客站湖边一望,对岸不属于咱们,心里头多少有点不是滋味。再加上长白山对咱们的文化意义重大,这事儿对大伙儿的民族情感影响可不小。直到现在,老百姓聊起这事儿,还是觉得挺憋气。

说到资源,长白山南边那片地方,有茂密的树林,还有丰富的矿产,虽说现在还没咋开发,但绝对是个聚宝盆。要是朝鲜占了这块地,咱们可就少了个宝贝疙瘩。再讲讲战略位置,南麓那边地势低洼,对朝鲜来说挺有利的,但对咱们国家来说,算不上啥大麻烦,不过确实有点被动的感觉。

讲讲收益吧,合同一签,中朝两边关系就好转了不少,朝鲜也没在后来的几年里完全站到苏联那边去。到了1963年,咱俩国家又搞了个经济贸易协议,朝鲜给咱送来了煤炭、矿石这些资源,算是给咱们解了燃眉之急。那时候咱们国内东西紧俏得很,这些东西可真是帮了大忙了。

1962年那会儿,苏联在咱北边给咱施压,印度呢,在南边也不老实。要是朝鲜再跟咱们不对付,那东北可就真乱成一锅粥了。咱们把长白山让出一半地方,这样边境就安稳多了,至少少了个找茬的对手。

中印冲突在10月就爆发了,咱们能专心应对印度,多亏了跟朝鲜那边达成的协议。之后几年,中苏关系越来越僵,但朝鲜没完全倒向苏联那边,这实际上算是给咱们暗中帮了把忙。

朝鲜占据了长白山南边的地界,心里美滋滋的。后来,金日成还特意跑到山上,立了个碑,用来炫耀自己以前打游击的光辉事迹。

他们在那块地方上赚了钱,还分到了天池的一半,心里那个民族自豪感直线飙升。但话说回来,他们也没捞到太多好处,因为天池是大家共同管理的,北边那块还是咱们中国的地界。

协议达成了,可国内的老百姓心里始终憋着股气。60年代那会儿,消息闭塞得很,大伙儿只知道地盘没了,至于其中的难言之隐,压根没人提。

长白山划分之后,东北边境的样子就固定下来了。

朝鲜占据了南边的山脚,地理位置上稍微占了点便宜。但我们守住了北方,天池还是我们的,从战略角度看,我们并没有吃什么大亏。

苏联垮了之后,东北那边儿就轻松多了,长白山这块地方的重要性也就没那么突出了。

参考材料

博雅探讨:朝韩人的起源和长白山有关吗?在大科技2013年8月刊上,博雅提出了一个问题:朝韩人的祖先是否来自长白山呢?